KOT黑臭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
|||||
9/21/2009刊登 |
|||||
KOT生物技术应用于黑臭河道生态修复技术说明 1、前言 传统的城市黑臭河道的治理方法大多采用绿化、驳岸、配水、截污、清淤、换水、甚至底质硬化、明渠覆盖等工程手段,未重视底泥和水体生物修复及河道生态系统的建立,出现边治边黑,边黑边治,河岸绿树成荫,河水黑臭依然的窘境,黑臭河道已成为许多城市迫在眉睫的难题。 2、城市黑臭河道的常规处理方法 城市黑臭河道的治理方法,大致可归结为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目前主要以物理法为主。一般河道的底泥比较厚,且底泥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如有机质、氮、磷等。城市河道大多为开放式,河水主要的污染源有两类,一为排入河道的污水,另一类是从底泥释放到河水的污染物。常规的治理河道的方法是清淤和截污,清淤的办法是利用河道的闸门或人工做围堰,将河道两端封闭,再将河水抽干后采用机械的方法将淤泥清理干净;截污是将排入河道的污染源截流处理。 清淤包括机械或人工挖泥的方法,前者只能作为简易的辅助手段,根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效果甚微。机械挖泥法虽然能使局部环境短期内得到改善,但这种方法难以全部彻底清除底泥的,而只挖去部分底泥对水质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因为剩余的底泥仍会向水中释放污染物,而且会造成短期内污染物浓度增高的现象,直至达成新的溶解与释放平衡,水质没有任何改善。 城市黑臭河道的常规处理方法有三方面缺点: ◆ 河道清淤的工程量大,周期长、工程成本高; ◆ 河道截污管理的难度大,短期内无法实施; ◆ 水质改善后难以保持,由于开放式河道难以杜绝控制污染物排入,治理一段时间后,河道又逐渐黑臭,并逐渐形成新的污染底泥。 3、KOT生物处理系统概述 KOT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生物强化技术(bio-augmentation),它是采用从大自然中筛选的多种类优势微生物种群,并经过定向驯化培育后用之于污染物的降解的一种高效的污染物生物降解技术。KOT生物处理技术源自大自然的启示,利用大自然中原本存在的具有特定降解功能的微生物来降解污染物。KOT微生物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处理系统能长期自我维持,并保持稳定。KOT微生物种群可有效地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稳定性物质,并彻底消除恶臭。 4、KOT生物处理系统的特点 KOT生物处理技术是上海金量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的污染物生物降解专利技术,它是一种生物强化技术(bio-augmentation),采用从大自然中筛选的多种类优势微生物种群,并经过定向驯化培育,用之于污染物降解的一种高效的污染物生物降解技术。KOT生物处理技术应用的范围广泛,其特有的污水处理 KOT生物技术国家专利 专利号分别为: ZL 00 1 32483.7 ZL 2005 2 0144718.4 ZL 02 2 92031.5 ZL 2005 2 0144717.X ZL02 2 92030.7 ZL 2005 2 0144719.9 KOT生物处理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了特殊的多种属环境微生物菌群,污染物分解彻底,处理过程中无剩余污泥产生,防止了二次污染,降低了处理成本。 2.处理过程环保、卫生、安全,不易产生硫化氢、氨氮等臭味。 3.KOT系统具有很强的脱氮、除磷效果。 4.KOT系统可模块化设计,多处理单元并联组合,建设费用低,机电设备较少,噪音低。 5.KOT生物处理系统运行管理方便,操作过程及维护简单,系统运行稳定。 5、KOT生物技术应用于黑臭河道的治理 5.1 KOT技术应用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优势 与常规的黑臭河道治理技术相比,采用KOT生物技术治理城市黑臭河道有以下优势: 1、短时间内即可消除河道的黑臭,效果立竿见影; 2、河道不用清淤,多种自然环境微生物可逐渐降解河道淤泥; 3、不用截污,经过本方法治理后,河道可以降解沿途受纳的污染物; 4、经本方法治理后的河道可逐渐恢复河道固有的自净能力,河道水质不会再次恶化。 5.2 KOT黑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曝气充氧原理 溶解氧含量是反映水体污染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污染水体溶解氧浓度的变化过程反映河流的自净过程。溶解氧在河水自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并且水体的自净能力直接与曝气能力有关。 河水中的溶解氧主要来源于大气复氧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其中大气复氧是水体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有机物降解过程中耗氧速率大于大气复氧与水生生物光合作用的复氧速率之和,使溶解氧迅速下降,甚至消耗殆尽而出现无氧状态,有机物的分解便从有氧分解转为厌氧分解。细菌厌氧分解产生的二价硫和铁形成硫化亚铁(FeS),硫化亚铁沉淀造成黑色沉积,并产生臭味,使水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如图2-1)。如果在适当位置向河水中进行人工充氧,加速水体复氧过程,避免出现缺氧状态,提高水体中的KOT好氧微生物活力,使水体污染物质得到净化,从而改善河流水质。 曝气系统能保证水体的好氧环境,提高水体中好氧KOT微生物活性。人工曝气能在河底沉积层形成一个以兼性菌为主的环境,并使沉积物表层具备KOT好氧菌群生长刺激的潜能。在采用曝气生态净化系统的黑臭河道内形成了一种多种KOT微生物和水生动植物共存的复杂生态系统,有细菌、真菌、霉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底栖动物、水生动植物等。通过物理吸附、生物吸收和生物降解等作用以及种类微生物和水生生物之间功能上的协同作用去除污染物,并形成食物链,达到去除污染物目的;同时,人工曝气还能及时将氧气输送到根区附近,保证水生根区周围的好氧环境,以发挥生态系统的最大净化功能。对黑臭河道进行人工智能曝气,加速水体复氧过程,迅速氧化有机物厌氧降解时产生的H2S及 FeS等等致黑臭物质,有效地改善或缓解黑臭现象,并且会形成Fe(OH)2沉降,在底泥表层形成一个密实“沉积层”,可防止上层的底泥上浮,并防止底泥中的化学物质进入到水体。 5.3 底泥的生态修复 水体底泥污染,是世界范围的一个环境问题。就污染底泥来说,目前曾应用过的生物修复工程技术有原位处理、生物通风/曝气和疏浚等。这些方式从理论上都是可行的,并且效率较高,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会碰到各种问题,大规模的应用和推广比较困难。目前在实际的工程实施中,我司采用加大人工曝气量的做法,这样即可以改变底泥的供氧环境,通过寄宿在底泥里的KOT微生物逐渐降解底泥,工程实施简单,且运行成本低廉。 5.4 KOT技术生态修复黑臭河道具体实施方式 每个城市黑臭河道的水质、水量、底泥厚度、污染源等情况都不同,所以采用KOT技术生态修复黑臭河道的实施方式也不同,比较普遍的做法是: 在开放式黑臭河道中,在河道一定长度的河段两端分别通过垃圾格栅和土工布隔离设置一个生化缓冲区,形成有利于KOT微生物生长的环境;通过充氧设备对黑臭河道进行充氧和推流,形成顺流推动的平衡生态;利用KOT好氧、兼氧、厌氧微生物来降解河道中污染物(如图2-2和图2-3所示),快速消除河道的黑臭;同时利用KOT微生物的降解作用逐渐减少河道的底泥,以河道底部及驳岸土壤作为具有自净能力的KOT微生物的宿居载体,使河道内河水恢复自净能力。 在待处理河道的两端均采用垃圾格栅和土工布隔离设置一个生化缓冲区,其目的为: 1、拦截河水中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城市河道中的垃圾比较多,拦截这些垃圾可以保证处理河段内的设备正常运行; 2、缓冲河水对待处理区域的河水水质和水量的冲击负荷; 3、在生化缓冲区内设有曝气装置,对河水进行生化预处理,生化缓冲区可为自然环境微生物提供正常的生长环境。河道中的充氧设备还具有推流作用,可以增加河水的流动性和大气复氧的效果,形成一个顺流推动的平衡环境。 6、KOT技术生物修复黑臭河道的工程案列 1、昆山同心河黑臭河道生态修复项目 2、昆山高新区黑臭河道生态修复项目 3、上海长浜黑臭河道生态修复项目 4、无锡张周桥黑臭河道生态修复项目 5、上海浦东黑臭河道生态修复项目 6、上海虹桥机场围场河黑臭河道生态修复项目 7、上海朱家浜黑臭河道生态修复项目 |
|||||
|
| 登录上网 | 退出登录 | 公司个人注册 | 公司产品查寻 | 会员专区 | 环保新闻 | 供求信息 | 产品展销 | 返回主页 | |